2027年,一个日子。
上汽和通用的合作协议,到时候就到期了。
续不续约?没人知道……空气里飘着各种猜测,有人说雪佛兰要走了,有人说别克要卖给上汽。
事情变得有趣起来。
通用汽车的首席执行官,玛丽·博拉,在美国的投资者会议上讲了话。她说,中国市场亏钱,竞争也大,要收缩、要裁员、要砍掉不赚钱的车型。通用汽车的目标,是在2025年恢复盈利。


一个叫“道朗格”的高端进口车平台,通用汽车旗下的,现在也陷入停摆。中美关税战,市场表现不好,各种因素搅在一起。
别克和凯迪拉克未来的路,都蒙上了一层阴影。
通用在中国的业务,一步步在收缩。
别克这个牌子,在中国扎根很深。它学会了讲中国话,不只是嘴上说说。技术上的事,也交给泛亚技术中心来办。一个叫“逍遥”的超级融合架构,就是他们搞出来的,把动力、底盘、智能驾驶、智能座舱都整合了。
这个架构,非常懂中国。

智能驾驶系统,是找Momenta合作的,专门对着中国复杂的路况深度优化。充电技术,是900V的超快充,就是为了适配国内的充电网络。
这种“全球标准加上本土研发”的模式,让别克能快速、准确地满足中国车主的需求。
凯迪拉克在这方面,速度和灵活性就显得不足了。
于是,“至境”L7这台车,就这么诞生了。
它将在8月上市,挂着别克的标志,却要做30万级别的高端新能源生意!他们喊出一个口号:“增程发明者,重新定义顶级增程”。这口气不小,这宣言让人想起了当年奔驰“再次发明汽车”的说法,彰显了品牌的雄心。
很多人问,为什么不用凯迪拉克?凯迪拉克不是豪华的吗?

问题是,凯迪拉克在中国,豪华的光环没那么亮。它也推出了纯电车,叫IQ锐歌、IQ傲歌,基于奥特能平台,安全性是不错,就是买的人不多,缺少市场的号召力。
销量,一直惨淡。
让一个本就脆弱的豪华形象,再去承担高端新能源项目失败的风险,通用汽车不敢这么赌。让凯迪拉克去冲锋,一旦失败,打击会是直接而且沉重的。
别克就不一样了!
大家对它很熟悉,国民认知度高,用户基础也雄厚。你看那台新推出的GL8插电混动版,卖得就很好,市场反响和口碑都不错。
把“至境”这个高端新能源的希望,放在别克身上,是一步“进可攻,退可守”的棋。

如果“至境”冲高端成功了,别克凭借广泛的认知度就能迅速打开市场,品牌价值的天花板也能显著提升!
即便冲击高端没有达到预期,别克的根基尚在,对品牌整体格局的冲击也相对可以控制。
这件事背后,还有上汽集团的深远考量。
把“逍遥架构”这种核心技术,还有“至境”这个代表未来的新品牌,都和别克捆绑在一起。这样一来,上汽就不用什么都依赖通用的全球技术。
加拿大黑马预测万一将来合资关系真的发生变化,上汽手里就握着一张王牌,一张属于自己的、本土化的王牌。

到了未来的股权谈判桌上,掌握着核心技术和本土化品牌的上汽,也会拥有大的话语权。
这或许才是将宝押在别克身上,谋求未来主导权的关键。
别克说自己是“增程发明者”,确实有点渊源。它的母公司通用汽车,在2010年就量产了雪佛兰Volt,那确实是率先实现了增程式技术的商业化。
但这都是老黄历了!
现在中国的增程市场,理想、问界它们,玩的是另一套。它们懂家庭,懂用户想要什么,靠的不是单纯的技术路线,而是精准的产品定义能力和强大的生态构建。

别克的“至境”,能否复制这种成功?这考验的是它对中国用户需求的深度理解,考验的是产品落地的综合实力。
“至境”L7的数据看起来不错。
它展现出拥抱本土优秀供应商的姿态,找了Momenta来做智能驾驶系统。在续航上,它力求突破,纯电续航达到302公里,综合续航超过1400公里!
它选择从增程式这个重点切入,也算聪明,一定程度上避开了小米SU7和特斯拉Model 3这些纯电动车的锋芒。
增程领域的竞争,不如纯电市场那么激烈。在25万元以上的增程轿车市场,目前只有享界S9、阿维塔12这两款车型,它们也都是同时布局了纯电和增程路线。
这台L7的上市,不只是一台新车的发布会那么简单。

它是一场检验,检验别克这步险棋走得对不对,检验“进可攻,退可守”的战略选择是否正确。
它也是一面镜子,照出了一个庞大的合资企业,在时代浪潮中的挣扎、盘算和野心。
至境能否在神仙打架的中国新能源市场成功突围,取得开门红?目前仍难断言。
可以确定的是,在技术、品牌、渠道、用户运营等多维度的综合较量中,“至境”面临的必将是一场硬仗。
最终的结果会怎样?谁也说不准,只能等着看好戏上演……






